终于等到你!兰州地铁6月23日9时开通!(内附站点地名初探)
终于等到你!兰州地铁6月23日9时开通!(内附站点地名初探)
6月21日,掌上兰州记者从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新闻发布会获悉,备受市民关注的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将于6月23日上午9时正式开通试运营并向社会开放,为广大市民服务。宣告兰州正式进入地铁时代。届时,广大市民可以凭票乘坐,感受兰州地铁的方便与快捷。
据了解,1号线初期运营时间为6:30至22:00,每天运营服务15小时30分钟,运行列车最小行车间隔4分50秒,最大行车间隔8分30秒,全线单程运行时间约45分钟。
地铁1号线一期从东岗站至陈官营全长26.6千米,共设20座站点。让我们先从地名的角度深入了解这20个站点背后的含义。
东岗
在兰州市城关区东12.5千米。史载唐太宗为秦王征薛举,获当时跟随薛举的大臣褚遂良(596-659),官职为通事舍人,就是在兰州东岗坡被俘,归顺唐太宗李世民,后成为唐代著名的政治家、书法家。东岗坡唐末吐蕃占领时称恭噶关。北宋元丰四年于坡下平地置巩哥关,六年(1083)李浩扩建,改称东关堡,元废。明景泰年间重筑东关堡。明末及清商业繁盛,称东岗镇。1941年兰州设市,改镇为区。今为东岗镇街道办事处。
焦家湾
相传在明代,此地南山有泉水流出,盛产桃子,品质极上,被列为“贡品”,为当地焦姓人家所有,桃园故名焦家园,产桃名“焦桃”。因处南山前湾之耕地,亦名焦家湾。
拱星墩
原在东岗拱星墩前后街之间。北宋筑“鞏心堡”并空心墩,大墩下部为空心,可藏兵甲武器,为兰泉县防卫设施。明代筑边墙时连接为瞭望墩台。1916年甘肃督军张广建改空心墩为拱星墩,其墩于1937年11月5日被日机炸毁。今设拱星墩街道办事处。
省气象局
位于拱星墩街道辖区范围内。1996年6月,根据中国气象局中气人发〔1996〕47号文批复而成立。因是由甘肃省省政府批准成立,其服务范围是全甘肃省,负责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、计划的制定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等,故而得名,自1996年建成以来,沿用至今。
五里铺
地铁站点位于城关区瑞德大道与东岗东路相交处。该地附近原有五里铺村,古代于此建有驿站,离兰州城五里,故名。现瑞德大道与东岗东路相交十字方圆700米内有五里铺东社区、五里铺村社区、五里铺西社区、五里铺社区4个社区,分属拱星墩街道、嘉峪关路街道管辖。
兰州大学
因站点位于兰州大学北侧而得名。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,是国家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之一,是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校园面积3545.298亩,建有盘旋路、榆中2个校区,分别位处城关区天水南路、榆中县夏官营镇。1909年创建法政学堂。1913年改称甘肃省立法政专门学校。1928年中山学院并入,改称兰州中山大学,校址在兰州西关萃英门内(今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)。嗣后校名几经更迭,1946年8月始改今名,1957年迁址今盘旋路校区,2000年9月始建榆中校区,2002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入,2004年兰州医学院并入。
东方红广场
东方红广场在城关区主城区,占地面积9.2万平方米,1952年初拓,1958年扩建,1968年建成并命名。自1981年起,对广场进行逐步改造、整修。广场南建有14和15层的大楼各一座,西侧建了体育馆,北侧建了科学宫。1993年再次改造,变更地面布局,拓建了地下商业娱乐城。1998年对广场重新规划、改建后呈“凸”型,北面设主席台,主席台东、西两侧建有观礼台,庆阳路从主席台前通过,将广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。南广场呈长方形,东西长638米,南北宽155米。东有国芳大型购物商场,西有兰州体育馆,地下有东方红商业城。东侧隔平凉路有省测绘局,南邻甘肃省政府办公厅统办一号楼、甘肃省环保厅,西邻东方数码大厦,北邻甘肃省公安厅、兰州市电视台。为集文化博览、游憩交往、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,是全市经济、文化、体育、博览交流的重要场所,也是兰州市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。
省政府
位于城关区中央广场北端。明为肃藩故邸,明太祖朱元璋十四子朱楧初封汉王,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,改封为肃王,先驻平凉,后移甘州,建文元年(1399)迁至兰州,建王府于此。清改肃王府为陕甘总督署,1912年后为省长公署,1927年改为甘肃省政府,现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所在地。
西关
因地处旧兰州城之西关,南北贯穿今中山路,东起张掖路西段,并通往临夏路、萃英门之东段,呈“十”字形,故称西关什字,简称西关,沿用至今。附近商业繁华,有亚欧商厦、欧陆商厦、西单商场和张掖路步行街等大型商场和各类高中档酒店等。北通黄河中山铁桥,接北滨河路及白塔山公园,西北有三级甲等兰州大学第二医院,西侧有多路公共汽车停发站场,为兰州公共交通枢纽之一,是兰州城区人流较为集中区域之一。
文化宫
全称为兰州市工人文化宫,为金天观改建而成。位于七里河区西津东路东端南侧,雷坛河西岸,亦名雷坛。唐代建云峰寺,宋代称九阳观。明建文二年(1400)朱元璋十四子肃王朱楧建金天观,因为与兰州城西,金属西方,道教寺观,故名金天观。观内今存明清碑碣十多块,还有唐槐汉柏等古树名木,为兰州地区及甘肃省现存最大一处道观。1956年改建为兰州市工人文化宫。
小西湖
位于七里河区滨河中路南侧。创自明肃藩,称莲花池,亦名莲荡池。有地百余亩,南依长城(明代边墙早已不存),北傍黄河。盛时花木之茂、鱼鸟之繁,亭台楼榭之错出,为兰州第一。后明末、清乾隆四十六年及同治七年几遭兵燹,夷为荒芜。清光绪六年(1880),调浙江巡抚杨昌浚为陕甘总督时修复,建庙宇、轩、阁、藕坊、螺亭、小桥等,周遭植柳,杂以果木,始名小西湖,因位于兰州之西,且别于杭州西湖而名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,昔日荷花池、亭台楼榭多被现代建筑代替。1982年,兰州市委、市政府将原小西湖东端河滩淤积地约300余亩,辟建成综合性公园。现有湖水、亭台楼阁等,仍以小西湖名之。
七里河
在兰州市城关区西关西南七里,唐宋以来将境内一条南北向小河叫七里河至今。此河上游称黑鹰沟,全长25公里,北注入黄河。1956年,以七里河命名行政区名。
兰州西站北广场
兰州西站位于七里河区,这个项目规划了以西客站中心区域以及周边4平方公里的范围建设大型客运中心,兰州西客站规划建设北广场与南广场,其中北广场先行建设。兰州西客站北广场将承担起枢纽型商业中心的职能,目前兰州西客站北广场的商业部分还在建设完善中。
西站什字
以居兰州之西,又与火车东站对应称为西站,沿用至今。2014年12月西客站(高铁站)正式通车。现兰州西站已为片区名,泛指西津西路与敦煌路相交十字(2018年命名为西站什字)方圆3.5平方公里区域。因新建地铁站位处该区域范围,故名。
土门墩
位于七里河区黄峪沟水下游西岸,与拱星墩同筑于北宋时期,置于川地,两墩均空心建筑规模较大,墩上卫戍,墩下可藏兵、兵器、储备粮秣。明万历元年(1573)为防蒙古部族侵扰修复加固,可三面御敌,与兰州明长城相犄角,清代于此处设土门墩塘,以传递军事情报文书等,现将附近数里之地皆扩称土门墩。墩百年前已不存。
马滩
位于七里河区北部,地处黄河南岸河滩部位,明代为肃藩牧马处,故名。2009年后,七里河区按照“西展南伸”的发展思路,在北部建设了马滩新城区,为兰州市“三滩”新城区之一。地铁站点位于马滩新城区中部。
兰州海关
因位于兰州海关北而得名。兰州海关于1989年9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,是直属海关总署领导的正厅级单位,管辖范围为甘肃省的各项海关管理工作。1999年,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,兰州海关获得空前发展机遇,组织机构、人员队伍、业务工作和监管手段等,都进入全面、快速发展历史时期。2006年9月,国务院批准兰州海关升格为正厅(局)级海关。
兰州城市学院
因站点位于兰州城市学院西侧而得名。兰州城市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6月的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新西兰友人路易·艾黎于1942年5月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。2007年8月,经甘肃省政府批准,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整体并入。
深安大桥南
因桥梁南起西固区深沟桥,横跨黄河连通北岸的安宁区,各取首字而得名。深安大桥是兰州第13座跨河大桥,也是首座全互通全立交景观桥。全长1320米,桥面功能区总宽度为30米,为“蝶形”拱桥,拱柱似腾飞的翅膀,是目前国内独创性的桥型。2011年11月开工建设,2013年11月建成通车,2019年5月南部连接道路全线贯通。是连接西固区、七里河区、安宁区三区的重要桥梁。地铁站点位于七里河区崔家大滩新城区中部。
陈官营
兰州市西固区政府西2千米。明太祖洪武元年(1368),为巩固边防,从河南、安徽迁来陈、王、丁、齐、黄五姓人家住此,屯垦戍边,修筑营地。因以陈姓军官为首故名。1949年为陈官乡,今为陈官营街道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