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壹拷网 > 杂谈 > >正文

​修合虽无人见,存心自有天知

摘要修合虽无人见,存心自有天知 ——第一次自己煎制中药感悟 周四陪老爸去看中医,医生开药后,可以选择代煎,也可以自己煎制,一时无从选择,遂在头条向各位友友求助。 众多友友...

修合虽无人见,存心自有天知

——第一次自己煎制中药感悟

周四陪老爸去看中医,医生开药后,可以选择代煎,也可以自己煎制,一时无从选择,遂在头条向各位友友求助。

众多友友给了热情的回应,特别是@“yz不忘初心方得始终”友友,共给我发了七条信息,详细教我怎么熬制,怎么掌握水量,怎么控制火候……我非常感动,在头条,不仅能长知识,更重要的是交到了好多知心老铁,感受到人世间的真情实意,心里很温暖,充满感激之情。

以前自己去看过中医,也带孩子去看过中医,怕麻烦,都是选择医院代煎。这次,有了友友们的鼓励和指导,也是为了让老爸早日好起来,所以下定决心选择亲手煎制,遂在网上下单了一个煎药锅。

虽然有了诸位友友的指导,第一次做还是有些手忙脚乱,加水没控制好,结果第一遍药汁偏多,第二遍就少加了一点水。看着药汁的颜色,明显比医院代煎的要浓厚的多。

今天上午第一次给老爸煎制的中药液

老人就跟小孩儿一样,边喝边叫苦不迭,我终于有机会回馈老爸了。

笑道:“我小时候吃药喊苦,您当时怎么就教育我的?良药苦口利于病呀。”

说归说,赶紧给老爸准备好一块糖。

中医是中国的国粹,中药的炮制,中药的煎制,是个慢活,细活,也有很多讲究。除了药材本身的疗效,制药过程中的定量、程序、火候、时长等都很重要,最重要的还是一份敬畏心。

想起同仁堂药店的一幅对联:修和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。

修合一词,最早出现于北宋年间,是一个有关中药采制过程的术语。修,指对未加工药材的炮制;合,指对药材的取舍、搭配、组合。

修合就是指中药的采集、加工、配制过程,它涉及到药材的产地、成色、质量、加工等因素,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。

“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”的意思是说,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,做事不要违背良心,不要见利忘义;因为你所做的一切,上天自会知晓。

做人和制药是一个道理,凭良心,讲天理。

接受了友友们的厚意,我也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。总结一下中药煎制中要注意的问题,给有需要的人:

01煎药器具:

最好是用陶瓷的,其次是砂锅、不锈钢锅。禁用铁锅和铝锅。

02煎煮方法

(1)浸药: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,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。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 2-3 厘米为宜,花、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酌量加水。(图一中友友的方法更便捷)

(2)煎煮:每剂药煎煮两次,药汁合并。从沸腾后开始计算时间。一般药物头煎 20-30 分钟,解表、清热及质地轻松、芳香药物头煎 15-20 分钟,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头煎 40-60 分钟。药剂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头煎略长。

(3)药汁量:成人每剂为400毫升,分两次服用,儿童遵医嘱。

(4)特殊情况。注明有先煎、后下、另煎、烊化、包煎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,一定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。

但愿世间无疾苦,何妨架上药生尘。

@真知新坐标

标签: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