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壹拷网 > 杂谈 > >正文

​河南确山竹沟镇一个让人骄傲的地方

摘要河南确山竹沟镇一个让人骄傲的地方 丁酉春末,正值小麦灌浆,油菜黄角。一行人从国家级卫生县城出发,穿过重峦叠嶂,一路向西,探访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、中国首批特色小镇——竹...

河南确山竹沟镇一个让人骄傲的地方

丁酉春末,正值小麦灌浆,油菜黄角。一行人从国家级卫生县城出发,穿过重峦叠嶂,一路向西,探访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、中国首批特色小镇——竹沟镇。

竹沟,名字略显土气。竹沟,山多沟多,山连山,沟接沟。有一条沟长满翠竹,“沟竹”因此得名,它是竹沟的曾用名。

竹沟镇人口不多,三万多人散居于丘陵大山之中的百余座村庄。四周的山围成一个面积不大的盆地,镇政府所在地恰好处于盆地中心。

有一条河穿镇而过,河面不宽,水流舒缓。如今,沙层几尽掏空,但竹沟人依然习惯称之为大沙河。

大沙河发源于镇北部的崇山峻岭,是臻头河的最上游,郦道元在《水经注》里叫它溱水。溱水向东南流经石滚河镇、任店镇,一路款款而行,袅袅注入中原漓江薄山湖,然后扭身向东,至汝南汇入宿鸭湖,最后由淮河而流入大海。

宋代以来,竹沟一直是战略交通要道和文化重地,扼泌确咽喉,明成化十三年设巡检司,派重兵驻守。

时光回溯到上世纪二、三十年代。一批反抗剥削与压迫的共产党人看中了竹沟这块山环水绕的土地,他们在这里发展有识之士,积聚革命力量,点燃革命火种,仅靠两支半枪掀起了一股改天换地的革命风暴。

1938年和1939年是竹沟最红火的日子。一大批党的领导人齐聚这座小镇,指挥鄂豫皖等省的革命斗争。

延安有延河,竹沟有大沙河;延安有窑洞,竹沟也有窑洞;延安有抗大,竹沟有教导队……竹沟被誉为“小延安”名副其实。

大沙河穿越历史的尘烟,毅然高歌猛进,流淌至今。东寨门上的“遏群醜”三个大字清晰明了;寨门外的练兵场还在,延安街还在,那片青砖黛瓦的老房子还在,老房子里的油灯也在……

一树火红的石榴花照亮了竹沟革命纪念馆,更照亮了无数游客尘封的记忆,被天南地北慕名而来的游客用崇敬的目光一遍遍扫描。

沙河两岸水沛土肥,片片竹林繁衍生息。苍松肃立,翠柏环拱,蓝天如洗,白云悠悠。英武的竹沟革命纪念碑挺立山顶,提醒着后人在欣赏祖国壮丽河山、安享幸福生活的时候,不忘历史,缅怀先烈。

如今,竹沟镇旧貌换新颜。新铺了沥青的条条街道平坦宽阔,新建的座座小区整齐鲜亮。特种经济闯出了大市场,某些品牌叫响华夏,走出国门。一个富裕、文明、平安、美丽的特色小镇正在迅速崛起。

据竹沟镇镇长介绍,投资九十九亿元、顶层设计中的大竹沟旅游圈雏形已俱,假以时日,竹沟的游游业将更加火爆,竹沟的经济将发展得更快,竹沟人的明天就像竹沟的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,美得让人心醉……

千年岭和彩云谷是一对孪生姊妹,一个高大奔放,一个秀美甜润。

春天的千年岭披上了翠绿的外衣。山巅的一棵树,山腰的一道寨墙,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有人说树是棠棣树,几丈高,几搂粗,李自成亲手所植;寨是闯王寨,巨石所砌,面积百亩,是当年的练兵场。

一群人指指点点,蛤蟆石、黄石头庄、千年岭农耕文化园成了此时最重要的话题。

有人为睹蛤蟆石的风采,手脚并用,爬上山顶。虽没有寻到想象中的蛤蟆石,却眺望到连绵起伏的群山和一座座旋转的风力发电设备,还有“鸡鸣闻四县”的确山、泌阳、桐柏、遂平交界处的优美自然风光,竹沟湖、薄山湖、铜山湖、老河水库像一粒粒明珠卧于青山翠峰的怀抱里。千年岭又名千眼岭,极目百里,名不虚传。

黄石头庄位于千年岭下,是驻马店市海拔最高的村子。几户人家仿佛隐在世外桃源,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。千年岭农耕文化园的开发,彻底打破了小村的宁静,一条盘绕的环山公路架起了村民通向城市的桥梁,放飞了他们渴望致富的梦想。

黄石头庄的得名,我们无从知晓。这座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子出产一种最令人关注“猴背米”。据传,很久以前,有只远道而来的猿猴,背上粘着奇特的稻粒,途经这里,掉落于此,萌发繁衍,便有了这种奇特的稻米。米粒细长雪白,暗含一道青筋,极像猴背。煮成米饭,浓香筋道,耐饥止饿。可惜种植面积极小,产量极为有限。

从黄石头庄下来,到达彩云谷。彩云谷是一条刚刚开发的山谷,其原始风光足以让游人领略到大自然清新纯朴的一面。

彩云谷以整石为底为岸,林茂水清,鱼虾欢游,粒粒可数。石布五色云纹,造化夺人。每逢雨后初晴,谷内瀑飞花溅,水蒸雾腾,灿若云霞,故名彩云谷。

谷下新筑道道拦溪坝,蓄水成塘,泄水成瀑,倒也壮观。又施以茅屋、茅亭、茅廊,点缀其间,更添古韵幽情。我们乘坐的中巴驶过一座山头,茂密的橡树林里,几十头黑猪正在酣然午休,或仰或卧,或伏或躺,憨态可掬,引人惊呼。

陪同我们参观的是省南水北调工程指挥处驻竹沟镇肖庄村第一书记,他难掩兴奋,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起彩云谷的开发方案……

鲍棚是一个村的名字,山乡的村名总是难登大雅之堂。然而,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——中国美丽乡村。

能佩得上这样美称的乡村并不多,鲍棚有幸跻身其中,不能不说是竹沟人的福气。

翻开这座美丽乡村的旅游规划手册,还是吃惊不小。亿元投资为鲍棚村村民构画了一幅前所未有的梦幻蓝图。

鲍棚的新农村可谓样板,靓丽的小洋楼,整洁的卫生室,崭新的小学校,宽敞的健身场,环保的停车场,别致的小游园,清澈的小水库……处处洋溢着人间天堂的美感与喜悦。

那些黛瓦白墙、类似别墅的独家小院,入住的竟然是过去信息闭塞、足不出户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!新时代的鲍棚农民拿土地入股,每月领工资,每天有活干,生活质量何逊城里人?

月季园,牡丹园,葡萄园,茶园茶社,驿道骏马,特种养殖……名目繁多,眼花缭乱,一切都召示着鲍棚的美好前景。

“欢乐大草原”是鲍棚休闲游的亮点之一。每逢双休,附近几个县的市民带孩子来这里游玩,踏青,射箭,赛车,打球,跑马,住农家屋,品农家饭,呼吸新鲜自由的空气。

生活好像万花筒和七彩画板,每个鲍棚人都是其中的主角,用手中的画笔,尽情涂抹着属于自己的领地和未来……

临近采风结束,忽然想起了艾青的《我爱这土地》中的名句: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?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。”竹沟,这块红色的土地,承载了多少血泪悲欢和战火洗礼,它用善良、美丽、坚强、勇敢、奋斗的品格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。明天的竹沟将生机无限。青山如画,绿水似绸,安居乐业,幸福和美。写下这些文字,内心稍安;我是竹沟人,我为竹沟镇而骄傲!(作者:刘青侠 朱国喜 文/图)

责任编辑:刘青侠

标签: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