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求家长带学历证书 如此招生要不得
要求家长带学历证书 如此招生要不得
文/曲征
近日,成都的川师大附属圣菲小学一则入学面试通知引发热议:除了带照片和身份证件之外,还要带“父母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”。有人质疑,是不是学校要筛选家长的学历,择优录取?校方:“要求带学历只是登记,以后搞活动方便联系。”据悉,圣菲小学系一所民办小学。(5月27日澎湃新闻)
随着人们对于孩子教育质量的不断重视,近些年来,家长让孩子挤进优质民办学校的劲头不断增强,即便学费不菲,只要对孩子的未来有好处,家长们也不会心疼钱。拿这次圣菲小学面试招生来说,尽管每年学费3万元,加上生活费等一年3.6万元左右,但还是有许多家长趋之若鹜。据悉,今年幼小班计划招生200人左右,而根据往年经验,报名人数一般是1000多人,可见,招生录取率并不高。
在僧多粥少、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稀缺的情况下,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可想而知。在此语境之下,招生工作就应该力求公平公正,让孩子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,通过展示个人的综合素质来决定是否被录取,而不是通过父母的情况来决定孩子的前途。也唯有通过孩子自己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命运,才能够平复家长们的教育焦虑,平息由此带来的社会焦虑。
换言之,在招生工作中,要重点来看孩子综合素质的表现,而不能让家长的“身份”来干扰招生工作。家长是家长,孩子是孩子,在招生工作中,不能因为家长的职务差别、权力大小、学历高低、家庭条件优劣等状况来左右录取结果。
但是,在涉事学校的招生工作中,竟然要求带“父母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”,这不免令人怀疑学校会不会依据父母学历来录取学生,倘若此怀疑属实,那么对于前来面试的学生而言,是不够公平、公正的。俗话说“出身不由己”,孩子无法决定自己父母的身份,更无法决定父母的学历高低。倘若孩子很优秀但父母学历不高,那么在录取过程中,这样的孩子肯定会吃亏。
当然,尽管人们对此持怀疑态度,但是学校并不会承认。依据学校的说法,要求带父母学历证书,目的是“以后搞活动方便联系”。这样的“解释”,还不如不解释,因为要联系家长,只要知道家长电话号码就行,与学历何干?从这种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的解释方式来看,要说父母学历与招生录取无丝毫关联,恐怕没人相信。
作为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民办学校来讲,想招收优质学生,可以理解,但是必须保证对每一个学生要公平对待,不能陷入“龙生龙凤生凤”这种身份决定论的怪圈。须知,先天的遗传因素不能说没有一点作用,但是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,最主要的,还是要看其后天是否努力与奋斗。
当然,需要看到的是,家长们之所以花费巨资也要让孩子进入优质民办学校,而学校之所以有机会采用“看父母学历”这种不靠谱的做法来“折磨”家长,根本原因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缺失。人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,导致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成为“香饽饽”。而“香饽饽”的优越感,促使其在招生工作中高高在上,挑挑拣拣,甚至以“带父母学历证书”来刺激家长的神经。可见,均衡教育资源,提升各个学校的教育质量,不仅是破解家长教育焦虑的良方,也是防止学校出台类似“带父母学历证书”闹剧的有效途径。
>>返回湘潭在线首页
标签: